
聯(lián)系華中航
初次申請CNAS認可的校準機構,需要準備哪些工作?
2022-12-16 15:56
CNAS資質(zhì)是校準機構飯碗,也是一家校準機構最為重視的資質(zhì)之一,尤其是對沒有檢測資質(zhì)的中小型企業(yè),CNAS資質(zhì)幾乎可以說是從業(yè)門檻。
但是CNAS資質(zhì)申請的過程中,又有許多準備工作要做,經(jīng)歷的審核環(huán)節(jié),以及規(guī)范流程,都較為繁瑣,那么初次申請CNAS認可的校準機構,需要準備哪些工作?
項目審批
項目組將研究成果做成“項目可行性報告”,提交管理層審批。報告應詳細描述項目前景及效益分析、硬件要求(包括新建或擴建設施的資金、場地、設備、環(huán)境要求)、軟件要求(包括資質(zhì)和政策準入門檻、人員要求、涵蓋的標準和領域、認可項目要求)。
特別是項目建設周期、項目所需資金預算、存在的困難等。管理層召集相關人員進行討論和分析之后,最終做出是否實施的決定。管理層的決心和承諾是非常重要的。
之后,在適當?shù)臅r候,召集各部門對新的項目進行評審,確保實驗室的硬件設施和軟件滿足要求,能夠進行測試,然后再啟動新的測試項目。
檢測實驗室根據(jù)后期編制的項目總體工作計劃,開展下列工作:
設備采購
(1)技術要求
一是明確采購的技術要求。一般情況之下,需要根據(jù)測試標準來確定、使用要求等。之外,設備的品牌、可靠性和可維護性、配套的固定裝置/軟件/計算機和耗材、設備價格、操作環(huán)境要求等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。選擇設備的保險方法是購買與主流實驗室相同的設備。
其次,確定采購的商業(yè)條款,如支付結算方式、違約責任、爭議解決、合同價格等,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。設備的選擇應考慮資金預算和使用要求。
上述要求必須在投標書或合同之中注明。
(2)選擇供應商
購買設備時,要貨比三家,選擇供貨質(zhì)量優(yōu)、服務好、價格合理的供應商,必要時進行招標采購。對供應商進行調(diào)查、評價和考核,只有通過評審并中標的供應商才能列入合格供應商名單,并與其簽訂采購合同。
受委托的設備內(nèi)部校準機構也應作為服務提供者接受相應的評價,以確認其校準機構的資質(zhì)和能力。采購記錄/合同應妥善保存,以建立合格供應商名單和供應商檔案。
設備校準、驗收和使用
對于重要和復雜的設備,要求供應商提供操作方法和安裝培訓。
區(qū)分校準和驗證。凡列入強制檢定范圍的設備,必須經(jīng)法定計量機構(如地方計量機構)檢定。對于非強制檢定設備,可委托有能力、有資質(zhì)的校準實驗室。
設備在使用后應進行檢查和/或校準,以確保測量結果的可追溯性。校準后,實驗室應向計量機構提出校準技術要求,包括校準范圍/參數(shù)/使用方法和準確度要求。
設備安裝/調(diào)試/測量合格,并完成操作培訓之后,由設備管理員組織確認驗收,確保設備狀態(tài)良好,能投入正常使用。
校準結果符合之前的技術要求。這一點最容易被設備管理人員忽視。因為通常為了省事,只要有校準證書,就可以投入使用,無需進行必要的確認。
主要消耗品和參考資料需要制定驗收要求,并做好驗收記錄。主要設備或敏感設備必須由授權人員使用。開展外部校準的技術要求比較高,建議新建檢測實驗室盡可能采用委托之外校準的方式。
設備驗收合格之后,應有設備狀態(tài)標識。設備管理者應當制定設備校驗計劃和設備檔案,內(nèi)容可以包括設備說明書、合格證、保修卡、使用光盤/軟件、附件和耗材、計量合格證、驗收記錄、維護/停用記錄等。
方法驗證和驗證
如果采用標準方法,當引入新方法進行檢測時,實驗室應驗證這些標準方法是否能正確使用,主要從人員能力、設施/環(huán)境、新舊標準差異的評價、設備和標準材料的適用性、文件和記錄的適用性、質(zhì)量保證和樣品制備等方面考慮,即對人、機、料、法、環(huán)境的適用性。
如果使用了非標準方法,在引入新方法進行檢測時,應確認該方法適用于預定用途或應用領域。
方法驗證技術主要包括:實驗室棟比對、使用對照品或標準物質(zhì)(參考物質(zhì))進行校準、對所得結果的不確定度評估、不同方法結果的比較等。
CNAS的首次申請是一件相當嚴謹仔細的工作,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投入,華中航歷時20年,從首次申請到后續(xù)不斷擴項,至今才成立了1600多小項,400多大項的范圍資質(zhì)。
期間華中航所付出的時間和財力投入,可謂不小。無論何時何地CNAS的申請、建項、擴項,都是校準機構的重要工作,這里也是簡單讓大家了解一下。
聯(lián)系我們:
隨時期待您的來電